首页> 资讯> 详情

再现上海最大人工河的开挖历史!原创情景党课《大治河边的故事》首演|天天简讯

2023-06-27 11:12:40 来源:新民晚报


(相关资料图)

在上海,有一条河流西起黄浦江,浩浩荡荡汇入东海。这就是上海最大的人工河——大治河。资料显示,1977年末,大治河一期工程,就是在今天新场镇新南村等地起步的。

6月26日下午,由新场镇出品制作的原创情景党课、舞台短剧《大治河边的故事》在新场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暨“七一”表彰大会中首演。该剧倾情讲述大治河边奔流不息的红色故事,见证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变迁,歌颂跨越时空未曾褪色的精神力量。

本剧故事从1977年冬开始,讲述了以新场镇新南村为蓝本的“南新大队”党总支陈书记积极带动党员干部、村民和亲朋好友,投入大治河开挖工程的故事。围绕开河期间发生的“矛”与“盾”、进与退、惊与喜的故事,再现了不畏艰险、奋勇开拓的历史记忆。故事跳转到40多年后,在大治河润泽浦东大地的当下,老一辈建设功臣的后代回归乡村,助力乡村振兴。

本剧在筹备期间,主创团队通过采访大治河工程的亲历者,结合档案馆、媒体等途径征集到的相关报道和珍贵影像等素材,汇编成册,作为情景党课编排的史料参照。在此基础上,对照人物原型进行角色塑造,并多次开展剧本研讨会,反复修改、打磨剧本。多位大治河工程的参与者来到演出现场,并受邀上台接受褒奖。“1977年,我只有22岁,还是个年轻小伙子。当时我参加了大队里的党员突击队,投入大治河建设。”张仁权老人说道,“我希望现在的年轻人也能不负韶华,为乡村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。”

本剧邀请专业戏剧导演精心指导,演职人员均遴选自新场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、区域化党建单位和两新组织的党员志愿者,他们从台词记忆、神态语气、情感表达、舞台走位等方面进行练习。他们之中,不乏大治河建设者的后代。“小时候,我就听爷爷、爸爸讲过开挖大治河的故事。通过演出,我更了解了父辈、祖辈的奋斗历程。”参演者徐超说道。徐超是一名正在新南村发展的回乡创业青年,通过对接上下游渠道,帮助村民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。

据透露,《大治河边的故事》在成功首演后,将继续打磨提升,并计划赴大治河沿岸的村镇进行演出。

曹之光

关键词:

上一篇:医保重复参保后怎么办?
下一篇:最后一页